为提高同学们学术能力,开拓科研思路,激发灵感,进而丰富并发展自己的当前研究,优化自己学术体系,12月21日下午15时,在9227新葡的京集团一楼会议室进行论文分享与学术交流会。本次学术交流会由22级、23级研究生,9227新葡的京集团胡晓宇老师参与。会议由23级学术研究生美丽主持。
第一位分享者是王雅坤同学,分享论文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高校“三农”人才培养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确定论文选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选择导师项目延伸的项目。阅读文献过程中,老师上课过程中某个点启发。第二,阅读文献。关注文章相关度,被引量,同时也会关注时间,但是有一些领域内知名学者文章年份久一点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大量阅读,注重文献质量(核心,C刊,知名)。第三,文章框架。确定文章框架再动笔,列标题在纸上,检索相关文献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之间是如何关联的,以此确定自己的文章框架。第四,整理文献。对于略读文章,要把握文章摘要,分析文章框架,把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的关联性。对于精读文章,要把对自己有启示的部分标红,研究理论分析框架,会思考每部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同时要建文件夹把不同主题的文献分类。
第二位是分享者是陈凤同学,分享论文是《抑制还是促进:“老漂族”的隔代照料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大规模流动是目前中国最显著的人口现象,随迁老年人口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学术方面,学界围绕“老漂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隔代照料行为的个体影响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研究设计,该文采用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所用的“老漂族”人口数据来自 2017 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接下来介绍一些社会科学数据资源库,主要包括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等数据库,进行定量论文撰写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以上数据库中的数据。第三部分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包括基本变量回归和份样本回归,最后得出结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参与各类活动作为反映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 式社会支持的两大变量,在“老漂族”隔代照料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中起到正向作用。
第三位分享者是崔静宇同学,分享论文是《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述》。包括三部分,第一,解释“枫桥经验”的含义。“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是20世纪60年代枫桥镇干部与群众创造的基层治理的好手段好方法。最初,枫桥经验的内涵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自治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枫桥经验经过不断的演变、创新、变革。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是指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第二,从政治、法治、智治、共治、德治五个维度解读新时代枫桥经验。第三,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第四位分享者是其力格尔同学,分享论文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实践及经验研究》。写作总体框架:第一,逻辑分析:基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保障、治理目标等六个维度入手,在“理念—主体—结构—制度—保障—目标”解析框架内,阐释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逻辑框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本分析框架。第二,实践及经验在“理念—主体—结构—制度—保障—目标”六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内,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方法,考察内蒙古自治区在具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过程中提升农村牧区基层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并总结经验。第三,困境及成因:进行大量田野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内蒙古社会治理特殊的环境因素入手,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有关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保障、治理目标等六个维度入手,分析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第四,路径措施:针对性的提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地域特色的对策。
第五位分享者是赵洪同学,分享论文是《新时代浙江乡村治理的“四治融合” 模式研究》。该篇论文亮点在于“四治融合”,是指在党委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治理主体积极参与有序参与乡村建设,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有稳定可持续的乡村善治之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四治融合”是从“三治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之前的“三治融合”包括自治、法治、德治。高桥镇越丰村试点的先行实践、从基层创新到市域推广完善、从地方创新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家制度的飞跃三个阶段。从学理上探究新时代“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形成的必然逻辑,是正确认识和科学建构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乌镇探索组建“乌镇管家”信息员队伍,借助“四治”融合,打造了整体智治导向的“云享乌镇”样板。遂昌坚持数字化信用赋能乡村治理,形成了“一约两团三承诺”“一数一码三识别”的和合乡村建设模式。径山镇以“数字驾驶舱”助力打造“云上径山”,探索可视化数字党建,打造“大径山共享法庭”,开设道德讲堂,深度探索“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格局。除了面临协同机制、法治规范、德治文化、数字技术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还受到多元主体、法治本身、德治文化、数字技术制度安排等一些原因的限制。
最后由胡晓宇老师对会议进行总结,在论文学习选择中不仅要选择核心论文,还要选择贴合自己研究方向和研究背景的论文进行研读,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才能在论文学习中事半功倍。